该章节是收费章节,需购买后方可阅读
我的账户:0阳光 0能量瓶
购买本章
免费

选择支付方式

立即开通VIP免费看>
立即购买>
  • 作者大大YYDS!
  • 绝绝子,这章写得针不戳~~
  • 大大为啥还不更新,小丑竟是我自己!
  • 什么是快乐星球?下一章就是我的快乐星球。
  • 代入感太强了,我已经开始生气了!
  • 这是我不掏钱就可以看的吗?
  • 就这?你们觉得她好看?笑死人了,我也这么觉得
  • 听说这本书很好看,结果点开一看,呵呵,原来真的很好看。
  • 评论

打赏礼物

阳光 0 购买

立即打赏
目录

第1章 跨界狗仔*

 

何应悟活到二十三岁,还是头一回在气氛如此古怪的场合吃饭。

房间装修极简,除了有张宽敞得足以躺得下三个身高近一米八的何应悟的巨大方桌杵在正中,再无其余家具。

对面临窗的位置坐着位身形颀长的面试官,他话不多,偶尔抬起头,眼神也没什么温度,只自顾自的在签字板上填写些什么。

男人身穿深棕色西装三件套,领带、手表、袖口等配饰一丝不苟;由于背光,何应悟并看不清楚对方的样貌,只能从那张毫无表情的下半脸和举手投足间的气质,隐约读出这人身上的不好相与。

而与何应悟坐在同一侧的厨师,则是位势在必得的高级厨师。

作为业余人员,何应悟之所以能一眼认出这中年男人的职业,纯粹是因为对方那扎眼的穿着:他头戴一顶足足三十厘米高的平顶白色厨师帽,身上那套料子上乘的斜襟厨师服刺绣精致,胸前更是别满了奖章。

对方的身价一看就很高,至少不是每日餐标不超过30块钱的何应悟吃得起的餐厅会雇佣的。

还亏得何应悟为了这场面试,特意穿上了唯一拿得出手的那套价值199元包邮的休闲西装呢。

与这两人一比,脸嫩的何应悟完全就是个佯装成熟,混入面试现场的大学生。

思维正发散着,面试间的门突然被推开。几位工作人员推着餐车鱼贯而入,动作麻利地将餐盘摆满整张桌面,又迅速撤退。

滇菜的调味本就泼辣,酸、麻、鲜、辣四路齐发,常常一口里就能翻出好几重滋味。他们端上来的这一桌,更是极具当地特色:以各色调料拌开的景颇鬼鸡、外观粗粝原始的牛撒撇、烤得焦香冒油的罗非鱼、甘甜黏糯的菠萝米、花里胡哨的七色糯米饭……

换作平日,美食当前,何应悟必定是吃得连发朋友圈的功夫也没有,甚至还会担心摸一回手机,肉就少吃一口。

但今天显然不行——

眼下这是他应聘《四方来食》杂志社的最后一关。

作为国内美食界的风向标杂志,相比同品类竞品,《四方来食》在线上线下的销量从来一骑绝尘。

它既不接受广告干预,也不迎合行业权威。《四方来食》以高薪聘请了数十位资深老饕,组建了业内唯一一支匿名评审团队。每篇稿件均需由评审员实地探店、亲自品鉴,经交叉打分与标准化评审笔记汇总后,方能对外发布。

与用营销、钞票堆出来的商业平台榜单的虚假排名不同,《四方来食》的立身之本就是匿名、专业、公正,其在中餐界的影响力,绝不亚于《米其林指南》在世界菜系评价维度中的分量。

正因如此,何应悟,一个前狗仔、现失业青年,才怀着侥幸心理把简历投了进来。

其实何应悟现在也没明白,自己究竟是怎么过了简历初筛这关的——他既不是餐饮行业从业者,也不是资深吃货,甚至连这两年时兴的探店博主的风潮都没赶上。

总不能是看上了他干狗仔这行时的反侦察能力吧。

“你的试菜时间还剩下最后五十分钟。”

面试官突然开口,他曲起手指,敲了敲桌面,把何应悟飘远的思绪捞回来,声音显然很不悦:“与其继续发呆浪费时间,不如直接走人。”

刚刚还在怀疑自己是被叫来凑数的何应悟赶紧拿起筷子,脸上挤出讨好的笑容。

不可能走的。

来都来了,不吃白不吃。

与旁边对每道菜都只是浅尝辄止、下笔时慎之又慎的大厨不同,何应悟直接盛了满满一碗糯米饭,边嚼边凭直觉勾着手边的试菜报告。

温度、外观、味道、原料及配料、份量、创造力……评判标准繁琐得让人头皮发麻。

要不是何应悟自觉吃霸王餐就得付出些相应的劳动,他真想撂笔开摆。

何应悟吃到十二分饱,这才放下筷子。而他的试菜报告,也终于在涂涂改改中磨磨蹭蹭地填到了最后一页。

抽了张纸巾擦干净嘴,何应悟毕恭毕敬地将试菜报告以双手呈给面试官,随即板正坐好,等候下一步发落。

冷色的灯光从天花板往下洒,将桌子上的残羹剩饭照得分外明亮。面试官向前倾,他的整张脸终于暴露在何应悟的视野中。

服美役情况最严重的娱乐圈最不缺的就是俊男美女,何应悟以为自己早就对此免疫了。他没想过,这位面试官的长相居然这么凌厉。

对方身材高瘦、肩膀宽阔,浓密的头发明显有被打理过的痕迹。他的眼角、眉尾和嘴角都收得极为锐利,衬得这一幅锋芒毕露的五官愈发斐然。

说是漂亮得能用脸骂人,也毫不夸张。

不等何应悟再继续欣赏,身旁的厨师终于站起身,卡着点提交了自己的试菜报告。

在面试官哗哗翻阅试菜报告的过程中,何应悟莫名生出一丝等待老师提问的紧张感。

“你认为作为美食评审员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面试官望向大厨,问道。

“专业能力、从业年限和鉴赏水平。”

大厨挺起胸膛,假装不经意地展露脖子上的黑色总厨领带与获奖胸章。言语中,他隐约洋溢着势在必得的炫耀:“我曾任职于国际五星酒店超过十年,目前也正是FP酒店的行政总厨。我相信,我的履历是完全符合岗位需求的。”

所谓行政总厨,说白了就是餐饮厨房的话事人。从菜单设计到餐具采购、从卫生监督再到出品验收,全由行政总厨说了算。

照理说,爬到这个位置的厨师,应该不会对杂志社的一个基础岗位感兴趣才对。

可鉴于《四方来食》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这次的招聘启事一出,投递者的简历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其中不乏经验老道的大厨与试图转变赛道餐饮老板。

“可以了,别再背简历了。”

大厨的自我介绍越来越长,在对方炫耀性地罗列起自己在各路媒体采访、网红营销视频中的高光时刻时,显然不吃这套的面试官冷冷地打断了他:“我们招的是评审员,不是厨师。”

“下一位,何应悟?”

面试官翻阅着属于他的试菜报告和简历,脸上的表情看不出情绪。

在对方的视线投过来时,何应悟飞快舔了舔因紧张而抿得发白的嘴唇,强作镇定。

过了整整一分钟,面试官才抬起那双黑沉沉的眸子,望向何应悟,提出第一个问题:

“狗仔为什么来这里凑热闹?”

……

进面试间之前,大厨踌躇满志、何应悟意气风发;

出了那扇门,前者萎靡不振、后者眼神颓迷。

一胖一瘦两缕游魂从面试间飘出来,被已在门外等候多时的HR姐姐截住。

“怎么样,面试还顺利吗?”

大厨摆摆手,摘了高高的厨师帽,摸着不剩几根头发的头顶:“我看我还是回去炒菜吧。”

本来就不抱任何希望的何应悟,更是破罐破摔地咨询起了其他工作岗位的机会:“咱们杂志社还招编辑助理吗?校对也行,我啥都能干……”

“别灰心,结果还没出呢。”

HR面上笑着,好脾气地安慰两位候选人;可在心里,她已经把面试间里那个瘟神骂了一百遍。

自从接到为编号30033号的这名评审员搜罗助理的任务以来,她可真是没过过一天清闲日子。

她自认为推来的候选人一个赛一个的优秀,可她找的大部分人都死在了30033号这张直击候选人短板和痛点的嘴下。

HR深刻怀疑,若不是要想从评审员升到资深评审员,必须得带出一个合格的新人。以30033那副毒过砒霜的性子,怕不是能单兵作战到退休。

也不知道他究竟会相中哪个倒霉蛋。

……

面试地点距离何应悟的住所大约有十五公里。

从杂志社出来,乘三站地铁后转九站公交、再步行近十分钟,苦行僧何应悟花了足足两小时,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自己的出租屋。

尽管昆弥市以冬暖夏凉著称,但时至年中,多少也有些燥热。

何应悟掏出钥匙拧开那扇老破小出租屋的门,阳台纱窗扑进来的过堂风裹着楼下蓝花楹的特殊香气,生生扑了他一脸。

他将装着简历的帆布包挂在了椅背上,来不及脱下在通勤过程中被挤成咸菜干的外套,第一时间掀开笔记本电脑。

邮箱,空空如也。

招聘网站,无一回音。

——今天,依旧是找工作失败的一天。

何应悟挫败地将下巴抵在书桌上,从兜里掏出边角摔出一条裂纹的手机,逐一点开三个手机银行的界面,将余额合计了一番。

总共2864块1毛。

刨去下周要交的1350元房租,何应悟手上还剩1514.1元能用。

也不知道能不能靠这笔钱,撑到自己找到下一份工作为止。

自打从上家以报道明星绯闻为主要业务的报社裸辞以后,除了《四方来食》给的面试机会,何应悟向稍微有些名气的报社、出版社和杂志社投出的简历全都石沉大海。

毕竟找工作时,信奉效率至上的HR们从来不看候选人的在校经历如何、考试绩点多高;他们往往只扫一眼学校是否著名、专业是否对口、曾任职过的公司是否显赫,便匆匆将精心制作的简历们塞进从此大概率不会再打开的名为“人才库”、实为档案柜的纸海中。

而狗仔?那是新传行业鄙视链的食物链最底层。

这也怪不得何应悟。

毕业时何应悟好不容易进了昆弥市的某家还做出过些成绩的报社。结果才入职没多久,他就被分到了其下属的正抓壮丁的娱乐版。

只干了一年,何应悟就选择了裸辞——毕竟要想干好这行,最先需要抛弃的,就是良心;而这完全与何应悟从立志选择新传专业那天起,死磕的“针砭时弊、激浊扬清”的理想背道而驰。

但理想不能当饭吃。

说到吃,何应悟不由得又怀念起了面试时在《四方来食》面试间吃的那顿。

滇省山高谷深、江河纵横。“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使得当地菌类、果品、香料等农作物的产量极为喜人。再加上云贵川一带本就以嗜辣口味闻名,如此一来,便形成了当地惯以花卉水果入菜、酸辣甜调味相辅相成的地域饮食习惯。

《四方来食》不仅食评写得好,就连食堂出品的面食餐品水平,也高出滇省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社会餐饮不少。

今天面试时吃的那道景颇鬼鸡,算得上是集滇省美食特色于一体的经典美食。

与出自当地原住民杀牲祭祀鬼神的习俗的唬人菜名相比,景颇鬼鸡的口味要清新得多:将焯过姜、蒜和草果水的乌骨鸡肉撕成条后,拌入切成细丝的姜、蒜、小米辣、香柳和撇菜根,若能再加上一把用石臼舂碎的带籽大芫荽叶,其酸香醒胃的程度将更为惊艳。

而相比景颇鬼鸡,面试中其他菜品的用料就简单得多。何应悟有自信,能将几道菜里所使用的粉料及酱料辨别得八九不离十。

毕竟,他的试菜报告分数比旁边那位总厨还要高出足足五分。

能在《四方来食》的初面中脱颖而出,最终闯到终面这关,靠的可不全是运气。

全仰仗他有一条金舌头。

但至于面试官是否对自己满意……没从那张漂亮的死人脸上读出任何信息的何应悟心里没底。

早知道就应该把剩菜打包回来吃,好歹能省一顿饭钱。

“叮。”

电脑里那头传来邮箱收件的清脆提示声。

何应悟以为又收到了推广邮件,他从椅子上支起身子,随手将垃圾邮件往回收站拖。

在释放鼠标的前一秒,他不经意间瞥了眼。

邮件的标题赫然写着——

《录用通知书》。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