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份试用期6个月、雇用时长为期3年的劳动协议书;
一张符合《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竞业限制协议,与措辞严谨的关键岗位保密协议;
以及一套未印制姓名、仅仅保留30226编号、职位名称为“助理评审员”的NFC工牌;
当然,还有崭新的工作用手机、相机,包含创刊至今所有的出版期数电子版的U盘。
这,就是何应悟上班第一天收到的“入职大礼包”。
由于主编是滇省人,杂志社本部自然也就落在了昆弥市。
考虑到评审员长期驻外,仅每月需回总部提交评审笔记,《四方来食》干脆在本部附近的写字楼租下一整层改建成宿舍,供评审员游击归来时落脚。
刚大学毕业一年多的何应悟,不出意外地成了《四方来食》杂志社里最年轻的评审员。
他长得有亲和力,性格又讨喜,一张抹了蜜的嘴哄得行政的同事姐姐合不拢嘴,连带着把阳光最好、最通风的南向宿舍分给了他。
何应悟抱着小半箱入职资料、拖着个轮子坏了一个的行李箱,艰难地刷开了员工宿舍的门。
宿舍并不大,四十平米不到,但该有的全有。对比他之前那间隔音差到能听见邻居家吵架的出租屋,简直是从招待所升级成了总统套房。
不枉费他和房东扯了半小时皮,带着好不容易从对方手里抠出来的半个月押金,以最快的速度背上全部身家拎包入住。
刚把简单行李归置妥当,装在包底那部公司发的工作手机就响了。
他手忙脚乱地摸出手机,点开那款只有工号能识别联络人的专属通讯App。
屏幕上冷冰冰地弹出一条通知:
「来培训室。」
发件人编号是30033。
……
“欢迎加入《四方来食》杂志社,我是评审员谈嘉山。”
再见到这位给自己留下过心理阴影的面试官,何应悟脑海里不由得自动播放起了压力面试当天的“行刑录像带”。
说完中规中矩的欢迎台词,谈嘉山将话头一转:“在接下来的一年的任务里,我将成为你的一对一带教老师兼合作伙伴,希望你好好学习基础常识,至少不要在工作中给我拖后腿。员工手册看过了吗?”
“看过了的,谈老师。”
“还记得《手册》中提到的作为评审员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吗?”
都上班了,怎么还随地大小考?
何应悟边腹诽,边庆幸还好自己在等待人事办理手续的空闲时间里,把员工手册从头到尾读了一遍。
他从脑海里搜罗着记忆,吞吞吐吐地回答:“客观公正、严格保密、专业反馈,还有……保持好奇。”
谈嘉山点了点头,继续说:“比起业内平均水平,《四方来食》的工资和待遇要高出太多。也因此,我们对评审员也有了更高的专业标准和更严格的职业要求。”
他顿了几秒,移开短暂停留在何应悟脸上的目光,将PPT切到警示案例页面:“如果因利益诱导、私人情谊或其他不当因素,出具了偏颇失实的评审笔记,那面临的可不止一纸辞退信,运气不好的还可能搭上法院传票。”
“而更为关键的,则是无论对象是谁,不论你在什么场合下,都不要轻易暴露评审身份。”
“评审员并不是什么多神秘的职业。但以《四方来食》的知名度,只有在保持匿名身份对餐厅进行访问与评审时,才能最大程度地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与公正性,方便更全面地对餐厅提供的菜品、服务和环境进行品鉴。”
“毕竟餐厅经营者不是傻子,哪怕遇上带着相机来打卡的探店博主,他们多半也会拿出远超于平时经营水平的菜品,更别说知道你是评审员之后——表演性质的出品和服务并非常态,这样得到的评审笔记也没有意义。所以,不要消耗我们的信誉,也不要浪费读者的时间。”
“评审员之间使用加密联络软件,系统只显示工号和级别,不显示真实姓名,联络权限也只限组内和本部。出于安全与中立原则,也不建议和其他评审员交换私人联络方式。”
“我说明白了吗?”
何应悟听在耳朵里。总觉得对方问的,其实是“你听明白了吗?”
他乖巧地点点头,把做得工工整整的笔记转过去,证明自己确实有认真听讲。
两人的位置隔得不远,那只灵敏得能在五十米开外闻出远处摊贩售卖的小吃品类的鼻子,能清晰地嗅见对方身上的须后水味道——不浓不淡、冷静克制。
倒是和谈嘉山本人的气质出奇一致,闻起来就知道是个挑剔龟毛的变态完美主义者。
培训讲完第一轮,何应悟对“评审员”这行当的轮廓,总算是有了初步理解。
点开评审员专属的联络软件,信息列表里目前只有两位联系人。
其中一位是何应悟所在小组对接的编辑助理,头像是只可爱的三花小猫,发来的欢迎信息和注意事项贴心得像幼儿园园长。
置顶的自然是谈嘉山的账号了。系统自带的头像库里有那么多可爱的动物,他偏偏挑了看着最凶、最不通人性的那只浅蓝竹叶青蛇,搭配那一堆逻辑清晰但不带任何人类感情的公文格式般的工作流程文件,何应悟只觉得头皮发麻。
与一般的社交软件不同,评审员们只能在项目合作期间依靠它进行工作留痕和双向联系;一旦结束合作,消息就再发不过去了。
好冷漠的软件。
何应悟纠结了许久,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入乡随俗地挑了只绿色牡丹鹦鹉做头像。
“怎么想到选一只绿毛鸡?”谈嘉山望着手机里那只小鹏展翅的尖嘴猛禽,幽幽开口。
“不是鸡,是牡丹鹦鹉。”何应悟耐心解释,“很聪明很可爱的一个品种,还会模仿人说话呢。”
谈嘉山对养鸟常识没有兴趣,并没有搭话的意思,反而换了个话题:“好了,三天后,我们就要出发去第一家评审餐厅。虽然你在味觉和嗅觉这一块有天赋——这也是我录用你的原因,但这并不足以弥补你在餐饮知识和专业评审方法上的空白。因此,这几天,把我发你的那份工作流程和资料读完,读不懂的随时问我,切忌不懂装懂。”
对方打起精神的振奋样子确实很好玩,谈嘉山带着点自己也没意识到的恶趣味,补了句对方不爱听的警告:“如果第一次评审时,连最基本的标准都达不到,我建议你趁早考虑职业转型。”
这么好看的嘴巴,怎么讲得出这么讨厌的话!
自己这才刚入职,还没领到第一笔薪水呢,就差没被谈嘉山送去人力资源部做离职登记了。
但吃得苦中苦,方为合格社畜。
何应悟咬着后槽牙自我安慰——他还记得上午签署合同时,看过的包吃住、月休八天、年底三薪和五险一金按照最高比例缴纳的待遇条款。
这怎么舍得让人发脾气?
酸话耳边过,工资卡中留!
这三天,何应悟可谓是拿出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决心,硬生生读完了整整2个G工作资料和往期期刊。他来不及补觉,带着两个浅青色的眼圈与谈嘉山在档案室碰了个面。
偌大一间档案室,满屋书香中混杂着印刷品独有的油墨味,四周是《四方来食》的往期样本与各色美食图书,但最引人注目的,还得是角落那台外形类似自动售货机的评审任务抽取终端机。
谈嘉山示意何应悟将工牌贴上读卡区,淡淡开口:“评审员的任务分两种。第一种,是前往从未探访过的城市,于一月内搜罗五到十家可供年度评审的餐厅,提交评审报告。”
“第二种,是复审任务。以复审人员的身份,针对首次被提名,或是久别重归评审名单的餐厅进行多次考察,交叉验证食材品质、技艺水准与出品稳定性,最大程度规避评审过程中的投机取巧行为。”
在机器内部传来的运作声中,谈嘉山抬抬下巴,示意对方按下标注着“类型二”的标签。“初来乍到,需要开荒的初审任务对你来说太难了,选复审类型吧。”
纸上得来终觉浅的何应悟赞同得点头如捣蒜。
在漫长的读条结束后,任务终端叮一声弹出这对师徒小组抽取的第一个任务界面:
「任务地点:威楚市云境酒店(铜筷子评级)
必审菜品:菌皇锅
评审须知:本菜品为季节限定情侣体验套餐之核心单品。评审员需两人同行,以“情侣”身份匿名参与。」
好消息是,任务的地点就在滇省,坐个高铁就能到,省去了两人翻山越岭、大包小包找饭吃的劳累。
但根据须知情况,这道菌皇锅被云境酒店生生藏在情侣套餐中,不提供单点、更不接散客预订。
也就是说,自己得与谈嘉山得假扮情侣,入住酒店,共赴这顿浪漫晚宴……哪怕他们俩都是男人。
更残酷的是,任务库中的档案随机抽取后会立刻绑定、无法更改。
何应悟被自己的手气臭得连大气也不敢出,更别提转头去看谈嘉山的脸色。
哈哈,完了。
评论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