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余张椅子绕着环形圆桌摆放,来自不同地区的《四方来食》正式评审员交叉入座,包拢住居中位置的主持席。
由资深评审员代表快速回顾年度目标、整合宣读评审名单后,大会进入了漫长的匿名试评与餐厅定级流程中。
无论餐厅管理有多严格,多少会随着各项不定因素出现菜品质量、服务水平的波动。
为避免商家因获得金银铜筷子评级后,抱着“一评定终身”的侥幸偷偷下调出品水准,相关评审餐品将通过受第三方机构监督的冷链物流急冻送至大会现场,再随机抽选五至十名评审员进行盲测并出具匿名报告。
盲测结束后,年内合作经验在三次以下的评审员们将通过抽签顺序进行组队,对新入选餐厅的质量进行交叉验证,形成个人意见报告和小组讨论报告。
所有结果将汇总至主持席,由主持助理配合资深评审代表开启复测流程后,随时开启针对名单中升级、降级或撤销评级的餐厅的讨论、投票与决策程序。
会议进行到第十天,除开吃饭、洗漱、上洗手间、睡觉,评审员们几乎把所有时间都耗在了工作量庞大的会场。
头一回被节奏如此紧密地会议议程殴打,何应悟的脸上难免与其他评审员一样带上了疲色,就算用冰镇过的眼罩冷敷,眼下的淡青色眼圈也依旧顽固。
但这点工作量,在被分派去主持席的谈嘉山面前简直就是洒洒水。
去年有一位资深评审员退休,为避免在复测投票环节出现平票情况,还未完成晋升述职的谈嘉山因积分排第一被顺位补进主持席。
由于每天要进行早会分工及会后同步会议,主持席的五位成员理所当然地成了会场里到得最早、走得最晚的一拨人。
这也使得他们几乎没什么机会亲昵。
再加上对《四方来食》的亲属回避规定的顾虑,恨不得时时刻刻黏在一起的两人不得不选择分居,各自入住一间单人套房。
精疲力尽的何应悟洗漱完,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里玩了十几局消消乐,才终于等到谈嘉山的视频电话打过来。
主持席的盲测频率比评审席要高得多,为了消除前一次的味觉留存、保持应变能力和发问精力,谈嘉山不得不大量饮用浓茶。
但过度摄入茶多酚难免导致失眠,这让原本就缺乏休息的谈嘉山更为累乏。
虽然为了节省出睡觉的时间已经削减了繁琐的护发流程,但谈嘉山还是坚强地给自己敷了张片式面膜,他问:“小乖,你这几天是不是有点用眼过度了?我看到你今天下午滴了好几回眼药水。”
“一点点。”何应悟打了个哈欠,把自己埋进被子里,“哥,你眼睛也红红的,昨天睡了几个小时呀。”
“四、五个小时。”
看着毛发蓬松、被暖光照出发丝光晕的何应悟,脑袋里的发条拧得极紧的谈嘉山被传染得也打了个哈欠,想伸手穿过屏幕,去揉一把那头软绒绒的卷发。
“好辛苦!”
何应悟感同身受地替谈嘉山哀嚎了几声,又慢腾腾地把鼻子凑到镜头前边,期期艾艾地喊:“嘉山……”
摘掉面膜洗完脸的谈嘉山已经倒在枕头里困得眼皮打架,但他还是在顺着本能接话:“乖乖。”
“我好想你啊啊啊!”
“我也很想你。”
每天早上都下意识在被子里摸枕边人的谈嘉山也很苦恼,他那张找不出丁点错处的脸在何应悟的屏幕里放到最大,声音因为疲惫变得轻飘飘,像在哄人、又像是在调情:“好想抱着你睡啊。”
“唔……”尽管房间里没别人,但何应悟还是把灯关了、钻进被子里,在屏幕照出的微弱光芒中才好意思嘬着嘴发出啾啾的声音,“亲一下再睡。”
谈嘉山试了试,发现自己实在是发不出这种逗小狗玩似的拟声词,只能笑着贴了下前置摄像头,口鼻间里呼出的水汽在镜头上糊开一小团柔光滤镜似的雾气,“乖宝,早点睡吧,晚安。”
“……晚安。”
何应悟放下有点儿发烫的手机,嘿嘿傻笑了一会,把红彤彤的脸从被子里钻出来透气,终于老实睡下。
在第十五个太阳落下的傍晚,被奴役了整整两周的评审员们终于迎来“刑满释放”。
组委会贴心地给累成行尸走肉的评审员们预留了48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将《四方来食》海外版的创刊派对放在两天后。
为了避开审查,何应悟与谈嘉山去另一家酒店开了间房,这对隔着一道走廊玩了两个星期异地恋的情侣才终于将血回满。
何应悟有气无力地提醒:“嘉山,明天还要去参加派对,不弄了好不好?”
“不好。”谈嘉山意犹未尽,把何应悟当成橡皮泥捏,“说起来,明天派对后还得宣读晋升名单公告呢——也不知道这回能不能过,有点紧张。”
“肯定能过的呀!”何应悟立马回答道,只是对谈嘉山后半句还是有点将信将疑。
他瞪着眼睛打量对方的表情,没忍住问:“真紧张还是假紧张?”
“当然是真的。”谈嘉山低下头靠在何应悟肩膀上,亲亲密密地蹭了好几下,又抓着何应悟的手去摸自己的胸口,“感觉到了吗?我紧张得心脏怦怦跳。”
本来就迷迷糊糊的何应悟再一次被冲昏头脑,也只能任他去了。
虽然评审程序严谨至极,但《四方来食》对评审员们的着装风格并无干涉意图,因此,派对现场的画风混乱得让人有些不知道该把眼神焦点放在哪里。
有像谈嘉山这种西装革履、衬托得旁边的穿T恤搭牛仔裤的geek风味的主编像个打杂人员的开屏孔雀;
也有杨钰这种背心配中裤、随时都能与一旁休闲得像放暑假了的何应悟去街上发“游泳健身了解一下”传单的随性风格。
杨钰带着一批比她还狂野的海外事业部成员轰轰烈烈地上台剪了个彩,立马火速回归群众,将刚补完货的自助餐台扫荡一空。
“眼珠子都快飘到台上去了。”
杨钰端着两盘小食,坐到一脸忐忑的何应悟身旁,揶揄道:“担心你老公啊?”
“嗯啊。”
时刻关注组委会宣读进度的何应悟心不在焉地点点头,过了好一会儿才猛地转过头。
“不是,嘉——我是说谈老师,他之前不是被驳回过两次嘛。所以我、杨姐你……”
想起之前一起玩游戏时杨钰开玩笑似的打探,何应悟清楚自己大概是瞒不过对方,便也不再妄图挣扎。
他丧气地低下头,把自己面前还没动过的那盘中式点心推到杨钰面前,好声好气地说:“杨姐,帮我保密好不好。”
杨钰不客气地拈了块点心送进嘴里:“这不废话嘛,要想说我半年前就说了。”
趁着谈嘉山不在,杨钰又蠢蠢欲动地挥起了挖墙脚的锄头:“你知道的,海外事业部是分公司、不算部门,来我们这儿就不用搞地下情了……”
何应悟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
评审大会期间两人尚且能趁着吃饭的时候碰碰面、去茶水间的时候偷摸接个吻,但哪怕这样,何应悟都会产生极强的分离焦虑,更不用说与谈嘉山常年异地。
何应悟知道再聊下去,杨钰得恨铁不成钢地骂自己恋爱脑,他只好速速给杨钰加满饮料,借着尿遁的借口逃之夭夭。
杨钰叹了口气,只好抱着胳膊看向主席台的方向。
主编扶了扶镜片厚得像啤酒瓶底的框架眼镜,清清嗓子,继续往下念:
“经《四方来食》组委会严格审议,宣布编号为CHN30033评审员正式晋升为米其林资深评审员。”
“您卓越的专业素养、严谨的评审标准以及对杂志社新鲜血液培养的持续贡献,令组委会印象深刻;感谢您始终践行着“客观公正、严格保密、专业反馈及保持好奇”的评审准则,并为餐厅评审标准的提升提供了典范力量。”
“期待您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继续引领行业,并为《四方来食》全体评审员树立更高的标杆。祝贺您!”
晋升候选团队被组委会安排坐在最前一排,谈嘉山望向手中密密麻麻打印着宣誓词的演讲稿,不由得有些恍惚——前两年准备的稿子都没派上用场,如今得偿所愿,却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兴奋。
谈嘉山在掌声与恭祝声中站起身稳步走上演讲台,循着印象去找坐在东南角的何应悟的身影。
而从洗手间回来的何应悟换了个离杨钰更远的位置,此时正在与身边的同事寒暄。
就这么不巧,两人的目光刚好错开。
尽管没找到人,但在看见演讲稿左上角被何应悟扭成爱心形状的回形针时,谈嘉山的表情还是不免温和了些。
站定后,谈嘉山翻开了演讲稿的第一页。
评论区
评论